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工作动态
第八期东湖科学会议上,专家学者纵论AI如何驱动武汉制造业再升级
发布日期:2025-04-15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显示:【大】【小】

4月14日,第八期东湖科学会议上,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作主旨报告。

01.jpg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近年来,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与不断迭代,具身智能取得了飞速进步,成为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

4月14日,第八期东湖科学会议在武创院召开,专题聚焦“AI重构制造”。

“以大模型技术赋能垂类技能的‘大脑’,机器人将不再拘泥于某个单一工种,当任务需求变更时,工程师无需完全重写底层代码,即可通过迁移学习快速适应新任务。”会上,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以《具身智能,驱动万亿级产业升级的非对称机会窗口》为题作主旨报告。

在王田苗看来,融合多模态感知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机器人具备动态适应环境能力。基于统一“大脑”与专用技能“小脑”,可开发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形态:既有为老百姓“分忧解难”的消费机器人,也有在生产线上“起早摸黑”的工业机器人,还有在恶劣环境中“临危不惧”的特种机器人。

“具身智能是未来大国可持续发展‘软硬结合’的核心竞争力底座,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发展作为一种新物种产品,有望重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王田苗说,武汉装备制造业基础扎实,智力资源富集,特别是机器人与先进制造领域的年轻人才众多,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关键要素。建议以武创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生态机制、创新人才、产业需求高效协同,加快布局具身智能,为武汉打造中部地区未来产业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瞄准机器人相关赛道,武创院布局已久。

2023年2月,武创院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担任首席科学家。2024年5月,武创院联合武汉精锋微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平台。合作方精锋微控建立的“古月居”是全球中文地区知名的ROS智能机器人知识分享社区。

会上,来自北京的小雨智造、格睿普、视觉未来等三家企业分别以“用AI传承顶尖焊接手艺”“给机床装上‘大脑’——智能数控加工的新范式”“英玄具身大脑”为主题进行项目展示,分享他们用AI突破制造业瓶颈的创新实践。“我们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有机会用人工智能的理念和数字化技术把工匠们的顶尖手艺凝聚、传承下来,用于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小雨智造创始人乔忠良说。

会议期间,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方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陶永、武汉大学副教授李淼、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成果转化特聘专家阮乐成等智库专家,受聘加入武创院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枢纽的创新生态,共同推动武汉智能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14日下午,“青年科学家50人论坛”武汉研讨会在武创院召开,会议由中关村智友研究院发起,为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硬科技领域青年科学家打造项目分享、思想碰撞的平台,旨在推动技术突破、跨学科合作和成果转化,助力青年科学家加速成长。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及创新企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具身智能”前沿技术突破、行业热点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大家认为,科研成果的意义最终体现在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上,要让科研成果具备市场价值。有了武创院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枢纽平台,叠加“拨转股”这样的科技金融新范式,好的成果一定能在在武汉迎来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理想的同时,为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