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耕作的季节
武创院创新单元及合作伙伴
踏“春”争先、向新而行
合作签约、产线开工、产品量产
……
一个个不断刷新的“进度条”
为这个春天标注奋斗的刻度
4月23日,武创院现代纺织技术研究所孵化企业武汉青元素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黄山联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鸣飞伟业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团队举行战略技术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武汉青元素将携手各方打造辐射制冷涂料领域的标杆产品,推动涂料行业向绿色化、功能化升级,标志着辐射制冷技术在涂料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4月21日,武创院低空感知与空域技术研究所与中国通用技术咨询公司举行座谈交流会及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低空领域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发、共建低空生态等相关课题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低空高技术产业合作协议,为推动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成果转化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合作。
4月17日,武创院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举办“AI+新型电力系统大模发布暨签约仪式”。活动发布了“创能汇智AI+新型电力系统大模型”,该大模型在电力调度优化、虚拟电厂资源聚合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现场,武创院储能所与武汉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加速推动AI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及其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应用进程,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4月11日,武创院创新药物发现与非临床评价服务平台(天勤生物)与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鼎康(武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技术共融、生态共建”为核心理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创新药全链条研发。三方的合作将助力提升武汉生物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完善创新药物研发支撑体系,加速原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推动武汉创新药产业发展。
4月7日,“武创院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储能材料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安时佳中试产线开工仪式”在武汉鼎新工业园举行。
武汉安时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武创院储能所孵化项目公司,中试产线将专注于全生命周期补锂剂的规模化试产,为后续千吨级工业化生产线奠定基础。活动当天,江苏春兰、平高储能、安时佳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补锂剂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场景的产业化。
4月初,武创院先进材料与光化学技术研究所孵化企业武汉心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搭建起1500平米研发中心和千级洁净生产车间,并成功落地两条特高磁导率微波吸波材料产线。每条产线每月可生产单位厚度薄膜300平,拟于2025年5月投产。
心电科技专注于电磁功能材料的全方位发展,涵盖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各个环节。未来,公司将根据场景驱动增加产品管道,拓宽服务能力,从单一吸波体系到吸波-屏蔽-导热解决方案配套。
截至2025年3月底,武创院现代纺织技术研究所培育企业武汉维晨科技有限公司军山工厂已完成包括折叠机、焊接机等设备的大流量纤维膜过滤芯生产线的建设(设计产能10万支/年)。至此,维晨科技实现了对纳米纤维涂层膜、针式滤器、囊式滤器、折叠滤器产品的自主化研发生产。产品正逐步推广服务于武汉及湖北地区的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及电子制造企业,开展产品的应用验证及销售。
武创院培育企业湖北域控智驱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子公司于3月29日在浙江嘉兴平湖开业,正式进入产品量产交付阶段。公司目前在武汉设研发中心,在浙江嘉兴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产线以及ABS、ESC电机产线,已与多家线控底盘及安全制动领域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目前一期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2025年二季度实现量产;已有产线2条,各类电机产能70万套/年;2025-2026年规划新增产线3条,各类电机产能200万套/年。
湖北裕纺经纬科技有限公司与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就水刺无纺布臭氧前处理项目在技术验证与设备筹备环节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裕纺经纬为武创院现代纺织技术研究所依托运营主体。
3月7日,裕纺经纬项目组前往海安臭氧前处理(梭织)试验线开展水刺无纺布实验。经测试分析,实验所生产的水刺无纺布,其白度和除杂效果大幅提升,与行业既定标准高度契合。这一成果为双方前期研发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供了实践验证,更为项目后续大规模生产环节的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与实践参考。按照当前项目推进节奏,该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生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