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媒体聚焦
武创院:积蓄“武创”能量,缔造创新“共同体”
发布日期:2022-11-29
来源:武汉宣传
字体显示:【大】【小】

积蓄“武创”能量 缔造创新“共同体”

力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段话,为创新之路擘画了清晰的领域和路径。

创新注定是一场不凡的征途。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创院)于2021年6月成立(2022年4月正式运行),是武汉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创院充分发挥高能级综合性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坚持“内联外引、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探索“技术+资本”“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制”“合同科研”等一系列创新机制,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的武创模式。一边探索,一边完善,武创院实践正在成为武汉高水平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脚,涵养科技共享的“武汉情怀”,搅动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

“精准布局”打造创新驱动先行之地

创新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如何创?何为新?唯有登高望远,方能抢占先机。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武汉正在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坚定使命,吹响冲锋号。作为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创院秉承“因聚而变、惟创则新”的理念,立足武汉一流的创新资源,致力于做“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愿做、市场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为创新聚势,为产业聚力,为发展赋能。

image.png

▲武创院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签署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紧扣“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实体化运作要求,加快搭建“四梁八柱”,充实核心功能板块,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充分发挥聚合、引导、撬动作用,激发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裂变效应。紧扣“高效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通道,聚焦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推动成果需求和供给精准对接;聚焦成果转化“最难一公里”,大力发展中试熟化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聚焦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统筹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探索建设各类孵化平台。紧扣“高水平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企业文化理念、人才引育模式、科技金融模式、区域协作模式,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新路径。

武创院院长李锡玲曾在中国科学院和生物岛实验室工作多年,与中科院系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网络,参与了生物岛实验室从启动建设到稳定运行的全过程,在创新管理和科研体系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和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奠基性、开拓性工作。

“武创院本身就是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的产物”,她认为,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前,许多创新主体从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来到武汉布局,这是一种大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迎来了经济崛起最好的时间窗口。

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新驱动是武创院交上的时代答卷。李锡玲提出“不仅仅是像过去那样跟跑,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开道超车’,在全国作出中部地区应有的贡献。”自正式运营至今,武创院已从筹建期进入高速发展期:聚焦光电子信息、大健康、先进制造等产业创新需求,积极推进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动项目落地,以“时不我待”之势,只争朝夕。

“畅通血脉”打造协同创新集聚之地

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整合资源,打通链条、畅通循环。必须打破传统创新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割裂、资源分散等壁垒。“联合更多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一起协同来推动武汉乃至湖北的创新发展。”武创院在四个方面协同发力、重点出击,着力打造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

在专业研究所方面,武创院目前组建成立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区块链产业研究所、光电研究所、抗病毒研究所、生物医用材料器械研究所等6家专业研究所,谋划建设深部零碳资源能源研究所、芯片协同设计研究所、工业仿真软件产业研究所、人机混合智能装备产业研究所、医疗与物理研究所等10家专业研究所,将围绕武汉产业和创新发展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攻关。

image.png

▲武创院参与共建的嘉必优“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这些专业研究所的建设均由院士或高水平科学家领衔,实行“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制”,通过赋予领衔科学家组建核心技术团队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项目经理在项目发现、组织实施、跟踪评估、财务监督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中的充分权限,深入激发各方参与成果转化的活力,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通道,推动成果顺利转化。

9月5日,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项目通过论证评审。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邓子新透露了专家组的论证意见“符合武汉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武创院发展定位,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了高水平的示范指引。”

在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方面,武创院目前已联合嘉必优、中创为、远大医药等行业重点企业建设了8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整个产业的建链、强链、补链。同时,引进金风科技、象帝先、商汤科技、中科酷原等行业领先或知名企业,启动建设风光储创新中心、国产高性能GPU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中心、量子计算创新中心等16家创新中心,助推武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

在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武创院围绕产业重大需求,运用市场化机制,已启动布局纳米抗体产业平台、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等5大相关领域平台,以纳米抗体产业平台为例,预计未来每年在这个平台上将孵化成立2到5家新型科创企业。

在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武创院以区域重点产业需求为牵引,集聚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力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优势创新资源向武汉汇集,形成跨区域的多主体的合作。

“集智攻关”打造赋能未来示范之地

作为湖北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体区、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东湖科学城已经有了很好的总体布局和系统谋划。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创新生态。武创院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流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东湖科学城在创新策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力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

武创院未来5年目标建设50家研究所,聚集至少50位院士。11月5日,武创院生物医用材料器械研究所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正式投入运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安东尼奥斯·米科斯担任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指出,生物医用材料器械领域宽广、发展迅速,研究所的成立很必要、很及时。

此外,结合项目和平台建设,武创院将积极推动全国乃至全球一流的科研团队签约落地,目前正抓紧筹建“惟楚学院”,围绕产业创新的需求,引进培养一批创新型、引领型、实战型的复合型人才。

image.png

▲院长李锡玲带队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调研

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同时,武创院还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全国范围的青年科学家网络,吸引更多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武汉。参与支持“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光谷举办,将吸引一批获奖项目落户光谷;在武创院大楼设立众创空间,作为项目孵化基地。最大限度吸引各类英才,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的贯彻,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武创院以科技塑造未来、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棋局脉络正日渐清晰——

探索创新“科技+产业+金融”武创院模式。发挥武创院投资公司的功能,充分整合产业链资源,共同搭建综合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采用“投资+科研”与“基金+科研”两种途径,强化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自我造血功能,以市场化方式助推企业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发展。

投资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围绕武汉重点产业布局,积极发掘和投资一批本地优质科技创业项目,以“招智返投”的形式引入一批外地企业到武汉建立研发机构和搭建研发团队。截至目前,已储备投资项目30余个,拟投资总额超过4亿元,预计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额70多亿元。

成立一批股权投资基金。以担任基金有限合伙人(LP)的方式,联合优质基金管理人来汉共同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优质企业来汉扎根发展。目前,已与济峰资本、深圳华信资本、长江创投等合作成立产业基金,并积极引进中金资本、中信资本、招商致远资本等头部券商股权基金管理人,高瓴资本、前海方舟、君联资本等优秀综合类基金管理人,华业天成、架桥资本、熊猫资本等细分领域专业基金管理人。当前,武创院拟参与发起和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18支,总规模82亿元。

心怀“国之大者”,勇挑重担。下一阶段,武创院将更加注重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实体的优化提升工作,通过联合更多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