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媒体聚焦
中部地区与大湾区新型研发机构“牵手” 助力培育新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10-20
来源:长江日报
字体显示:【大】【小】

10月18日,在第五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武创院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举办第六期东湖科学会议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交流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长江日报刊发专题报道,呈现会议精彩时刻。

01.png

▲长江日报

一代材料,一代创新。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新材料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谁掌握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

以“新材料”之名,汇聚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武汉与大湾区之间开展了一场科技界深度对话和合作。10月18日,第六期东湖科学会议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交流会成功在汉举办。会议聚焦未来新兴产业重大需求,探索前沿新材料的突破,助力新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坚持做“正确且难”的事

共同为新材料产业把脉问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围绕“新材料产业化趋势与路径探索”这一主题,来自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及新型研发机构的业内大咖们分享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最新进展,结合各自科研和产业化实践经历分享感受,碰撞思想,精彩声音引发共鸣。

02.png

▲第六期东湖科学会议“圆桌对话”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武创院瑞科美退役锂电池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负责人、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曹元成既是科学家又是企业家,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全球首创的全流程“干法”回收生产线,破解了绿色回收废旧汽车锂电池这一世界级难题。

“很多人都放弃了,但我相信这个事情一定能做成。”曹元成直言,科研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实现产业化的道路,既要有创新理念和信念,还要有体制机制的保驾护航才能“穿越”周期。

新材料的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过程。“科研人员要走出‘象牙塔’,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的保障和灵活性也尤为重要。”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栋说道。

“新材料产业化,是一个‘正确且难’的事,需要坚持。”元航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张志勇说,从发现新材料到找到新材料的应用场景,再到规模化量产需要漫长的周期。当投资机构更从容更有耐心时,创业者在研发、产业应用、规模化的过程中才会更从容,创业成功率也会更高。

武创院“牵手”松山湖

武汉新材料科创“朋友圈”再壮大

此次会议由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举办。大会现场,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png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此次“牵手”联动既是两家新型研发机构对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次探索,也是中部地区与大湾区进行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一个缩影,将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之力,赋能武汉、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长期深耕新材料研发和物质科学领域,在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成果转化引领作用。经过6年多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松山湖成果转化模式。

作为武汉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武创院自诞生之日起,便承担着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使命。

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形成1+1大于2的合力?“期待在学习借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和产业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共同助力武汉乃至全国新材料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介绍,未来将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聚焦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进行全方位深入合作。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表示,大会既分享研究的进展,还探讨转化的途径,将赋能大湾区和大武汉的科技成果转化,催生更多新材料新产业,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

大武汉联手大湾区

让更多“新”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新材料产业是武汉市六大未来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武汉在新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当前,武汉在新材料领域已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新能源汽车用气凝胶、IGBT芯片、集成电路CMP核心原材料和后清洗材料等方面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产业基础和集聚效应,让武汉成为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沃土。东莞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聚集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年来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上异军突起。

04.png

第六期东湖科学会议举办恰逢第五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汉召开,这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发起并主办的国家级品牌大会。会议现场,包括永磁风机整体充退磁技术及其产业化、特高磁导率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项目、广东省超导及低温产业发展与展望、丝胶生物材料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及转化等在内的多个优质项目代表登台路演。集中展示新材料领域成果产业化最新进展,也将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为武汉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们是湾区速度,以武创院为代表的武汉速度同样令人称赞。期待未来携手并肩,在新材料产业化领域加深合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温超导联合工程中心主任王维如是说。

东湖科学会议是武汉市委、市政府赋予武创院举办的品牌活动,目前已聚焦岩土产业、开源芯片、天然产物与新药发现、航天产业与航空工程应用、肺间质病与呼吸疾病等领域成功举办了6期。

未来,武创院将进一步做大东湖科学会议的“朋友圈”,将其打造成促进学术思想火花碰撞,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性高层次创新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