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工作动态
市政协界别协商会议发言摘要: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2-10-11
来源:武汉政协、长江日报
字体显示:【大】【小】

9月29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议题开展协商议政,我院院长李锡玲受邀参会并作专题发言。10月9日,长江日报在“议政与建言”专版以“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建言献策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题,报道部分与会委员发言摘要。

现将发言摘要转载如下:

20221011174159.jpg

长江日报

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武创院致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image.png

李锡玲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如何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湖北武汉面临、努力解决好的一个难题。武创院自成立以来,致力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好“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去做、市场不愿做、企业想做却又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必须要做”的事情。根据前期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的探索,建议:

打造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和武汉“965”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企业和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市场化、企业化运营管理新机制,共同打造集聚国际国内一流创新资源、推动多主体协同创新、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

设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等相关金融机构、投融资平台,共同组建成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打造以院士专家为引领的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吸引集聚和培育人才的作用,积极对接融入北大、清华、中科院、港科大等国际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资源,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水平科学家,以及企业管理专家、金融投资专家担任导师,共同打造武创院惟楚学院。

完善成果转化容错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容错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决策者营造良好氛围,让项目决策者不再担心会被追责而畏首畏尾。对创新活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但未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符合相关要求的,可依规免除其相关责任。

大力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加速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image.png

罗林波

市政协委员,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建议:

加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借鉴深圳大学、西安交大等先进概念验证中心组建经验,依托高校院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发挥概念验证中心在技术研发的可行性验证、技术产业化验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降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风险;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等中试平台的作用。一方面大力加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另一方面,加强现有工研院、产研院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架起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引导研发投入,促进供需对接平衡。鼓励“定制化科研”,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企业参与的“定制化科研”,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院所答题,完善各主体间的反馈和匹配机制,从科研源头对接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实验室等,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开展研究。

完善支持措施,加强技术转移队伍建设。加强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技术转移专业队伍建设。借鉴北京经验,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引进与认定,将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武汉市人才支持计划,增加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运营相关人才名额;借鉴上海经验,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专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鼓励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大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培训工作,开展技术经理人、经纪人培训。

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加大对现有技术转移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广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高校运营(武汉)试点平台服务模式,支持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认定和支持一批品牌技术转移机构,鼓励技术转移机构深入高校院所提供技术转移服务。

加速推进武汉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image.png

李兵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围绕通过引入“知识转移”理念,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武汉地区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建议:

加快构建机制健全、运行高效、供需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着力加强政策衔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落实。完善成果披露、国有资产管理、尽职免责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难点;加强科技部门与财政、监察、税收、国资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一致,化解高校院所在横向项目管理、奖励发放及绩效工资管理等方面的顾虑;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宣贯培训力度。

着力推进新型“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和打造“产业链、金融链、知识链”三链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打造更多优质新型研发机构,以大学科技园、高校区域(行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创新创业共同体为重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策源的成果转化机制、转化基地、创新联盟;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引进一批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技术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着力加强校地资源双向融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双向对接,围绕科技成果供需两端双向发力,通过“入户”问需求、供需对接会、成果送进门等具体措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健康生态。针对武汉主导优势产业,以组织推动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一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引导高校聚焦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成果,加速重大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落地。

加快健全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才考评与激励机制。切实促进高校科技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修改并完善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分类评价体系。将科技创新实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对高校院所以及高校教师的考评指标。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要从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鼓励高校教师在岗在职创新创业。

完善构建“专职+兼职+挂职”多层次、高素质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深化知识产权运用,提升“五力”实现“三产”

image.png

侯海薏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党委书记、中心主任

长期以来,我市致力于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建成全国首个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共有7所高校入选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2021年,武汉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127.7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6。产业乃至经济未来的发展前途将越来越依赖于创新驱动。为此,建议:

强化面向市场所需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坚持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大力开展专利导航,明确发展所需和竞争态势,实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专利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开展科技人才引进的知识产权评议。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开展知识产权评议,一方面运用知识产权大数据绘制人才图谱,精准挖掘和引进在所需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评议待引进人才的知识产权风险,避免其声称拥有的知识产权与实际所需不符,或存在知识产权归属纠纷。

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引导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具有相当创新实力的市场主体开展专利情报分析,深入分析企业发展所处的专利竞争风险和机遇等关键问题,引导企业认识自身发展短板和竞争对手的制胜优势,明确研发创新中最紧急、最有效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需求,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决策支撑。

强化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利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重点产业,开展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的研发类知识产权导航,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同时,动态遴选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或者较大发展潜力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组建创新联合体进行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布局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发展的规模效应和创新网络效应。

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各环节衔接应更紧密

image.png

倪四道

市政协常委,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成果供应端、成果承接端、转化服务端三个关键环节。建议: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机构管理模式。把科技成果转化率、投入产出效率作为评估考核指标,以此促进和推动研究所的战略转型。充分发挥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在政府资助科研项目尤其是技术研发类项目中研究方向选择、项目实施、成果评估和成果应用中的作用。中国科学院正在推进的“率先行动”计划,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研究所分类改革,进一步明晰各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并制定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引导不同类型研究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大力发展直接面向产业需求的新型科研机构,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丰富基础研究项目的资金来源,形成重大基础原创成果集群式突破。基础研究的产出主要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知识。这就决定了企业虽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政府必须成为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政府需要调整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方向,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基础研究领域。

构建体系完整、运转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网络,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素质人员队伍。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形成体系,需要构建面向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体系完整的中介机构组织网络。支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择优给予奖励补贴,下大力气培育一支既熟悉市场又具备科研素养的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队伍。积极整合研究所层面的成果转化中介和孵化机构,逐步形成立足中科院,面向全国的全方位、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服务水平。

加强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image.png

张凯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作科科长、武汉农学会副秘书长(兼)

建议:

摸清成果转化底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转化普查,建立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制度。建立科技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动机制,搭建农业科研成果产出与市场应用的平台,定期研究成果转化和市场供求信息,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使得农业科研成果的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减少盲目性和重复性工作。同时根据武汉的土壤、气候、农业的条件,特别是在“粮袋子”“菜篮子”方面,年均挑选3-5家大的项目进行成果转化,把比较大的成果真正转化成在全国同一领域有示范意义的基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政策引导。一是建议制定和出台一批支持农业成果转化的政策,优先支持本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按照科技链、产业链的路径,先本地做试验示范和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再做品牌广告。二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投入保障力度,确保扶持资金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三是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推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资金投入。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构建“1(科创中心)+N个农业专门类众创孵化平台”,培养出一支在农业领域懂科研、能推广、善经营、会运作的复合型队伍。

强化技术推广体系。要明确市区、街镇三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定位。坚持以政策性引导项目推广为载体,在推广目标实现方式上,由单纯追求产量,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并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将角色转变为农情信息提供者、政府决策的调查员、政策性引导项目的推行者、系统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者。

借力科普手段。放大全国首家院士领衔的农业科普工作室——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功能,积极开展科普“五进”活动和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推广农业四新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升级;率先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科技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武汉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推进服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image.png

余浩

市政协委员,武汉捷诚智权知识产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吸引和培养顶尖知识产权人才,打造适合武汉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高质量服务企业,推进服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建议:

制定符合武汉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专项政策,吸引具备顶尖院校优势专业背景人才和顶尖从业经验的人才回汉留汉从业;鼓励优秀专利代理师由专业服务人员向知识产权服务经营者转型。

加快武汉知识产权高级职称的评审制度设计,将资深专利代理师与高级知识产权师互通互认纳入《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中的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中。

推动支持武汉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的建设、完善,发挥市级知识产权服务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中的优势与作用,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行业通用类标准,促进知识产权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出台政策培养和扶持2-3家接地气并具备条件的本土专利代理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在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通过品牌培育带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服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鼓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前评估制度,引导进行拟转化成果的专利验证实验,促进转化双方正确认识拟转化的科技成果价值,从而推进科技成果的高质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