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科技要闻
武汉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21-11-04
来源:中国政府网、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显示:【大】【小】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纳米限域催化”等2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原子层次机理研究”等44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良种牛羊卵子高效利用快繁关键技术”等58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嫦娥四号工程”等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等18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程应用”等13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苏·欧瑞莉教授等8名外国专家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64个项目中和铁路、隧道有关的奖项共有7个,总部在武汉的央企参与斩获了其中4个,充分显示了武汉在铁路以及隧道方面研究的实力。其中,在汉央企铁四院参与的“高压富水长大铁路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深水大断面盾构隧道结构/功能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成套技术”以及“高速铁路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及应用”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汉央企中铁十一局参与的“深部复合地层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以及“高压富水长大铁路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8项,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主持项目各有1项获一等奖。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另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胜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武汉大学另有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华中科技大学有两项成果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分别是金海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和刘伟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方法”。

此次武汉地区科研院所获奖成果中有两项均与水稻有关。一项是由武汉大学何光存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利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另一项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游艾青研究员团队主持完成的“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武汉大学刘泉声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深部复合地层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武汉理工大学胡曙光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深水大断面盾构隧道结构/功能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成套技术”、武汉大学闫利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程应用”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成果《自主可控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武汉高校院所主持完成的项目(一等奖2项)

1.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华中科技大学刘胜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武汉高校院所主持完成的项目(二等奖7项)

1.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华中科技大学刘伟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武汉大学何光存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利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4.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游艾青研究员团队主持完成的“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武汉大学刘泉声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深部复合地层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武汉理工大学胡曙光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深水大断面盾构隧道结构/功能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武汉大学闫利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武创院整理发布)